新闻中心 /News
必威发布会直播
必威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乔云萍女士,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田延营先生,省体育局副局长栾风岩先生,济南市体育局局长董怀敏先生,青岛市体育局局长蔡全记先生,介绍山东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媒体记者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体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举办体育赛事、发展赛事经济对于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全省体育系统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求强,着力培育体育赛事新动能、助力赛事经济实现新跨越,积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体育贡献,取得显著成效。
主动引进高端体育赛事。去年全省共举办国际级赛事30场、国家级赛事310场,成功引入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国家联赛、全国体操团体锦标赛等国内外高端赛事。马拉松等路跑赛事共举办52场,参与人数49万人,其中吸引省外参赛选手25万人次来山东“跑马”,体验齐风鲁韵、岱青海蓝。
积极培育自主品牌赛事。泰山国际节、青岛国际帆船周等品牌赛事影响力持续增强,涌现出“远东杯”帆船接力赛、“百万老年人”打太极拳等95项市场化程度高、群众参与范围广、具有山东特色的精品体育赛事。创新打造沿黄、沿海、沿大运河、沿齐长城“四沿”体育赛事体系,推出“九九黄河”等特色体育赛事18项,以赛为媒宣传推广“好客山东”。
广泛开展群众性赛事活动。连续举办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必威、“村超”“村BA”、大中小学体育联赛等活动如火如荼。据统计,去年全省群众性赛事活动总数超过5万场、参赛群众超过700万,均创历史新高,体育赛事“热辣滚烫”,群众参与运动健身热情持续高涨。赛事经济的发展根基不断得到巩固。
注重完善设施配套。大力推进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多功能健身场地等设施建设,一批重大体育设施项目建成投用,真正把赛事活动办在群众身边。截至目前,我省共有体育场地27.84万个,面积达2.95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25平方米,均高于全国水平。
注重加强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市场、资金等要素配置,为赛事活动的“发育”提供适宜“生长”土壤。创新建设山东省体育产业综合服务大厅,设立“体育竞赛产业”服务窗口,为赛事运营机构提供全链条“一站式”赛事对接服务。2023年共引进、推荐落地省内大型体育赛事11个,促成赞助合作超4000万元,有力激发了赛事经济的发展活力。
注重培育赛事主体和项目人群。支持有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发展体育赛事产业,支持体育制造业企业向体育赛事运营企业转型发展。目前,我省共有体育产业市场主体达5.06万家,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从事赛事组织的市场主体超过7000家,已成为组织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的“主力军”。“三大球”、乒羽等项目职业体育蓬勃发展,培养了一大批职业联赛专业观赛者和运动项目爱好者,截至目前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41.3%,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164元,体育消费市场总规模达2207亿元,人人关心、支持、参与体育赛事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通过举办体育赛事,能够大量积聚运动员、保障团队、观众等人流客流,直接拉动餐饮、住宿、购物、文旅等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比如威海市举办的铁人三项世界杯,实现了4700万元直接经济收益,可量化品牌价值超过4亿元;日照市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全国总决赛报名人数4049人,赛事直接消费达到1100万元,带动住宿、餐饮、旅游等相关消费近亿元。为了更好地反映体育赛事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度,今年我们委托了第三方机构,对“五一”假期期间全省体育赛事的举办情况进行了统计监测,数据显示,我省举办的240场赛事活动,参与人数33万余人次,直接带动体育消费超过2.75亿元,赛事经济的拉动效应持续释放。
今年全省已确定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共1071项,其中国际级26项,国家级253项。前期,省体育局相继发布了“好运山东·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好运山东·跟着赛事去旅行”主题赛事赛历,对相关赛事活动进行了介绍,为群众参加赛事活动提供了便利必威。今天借新闻发布会的平台,我们将再发布一批精品体育赛事(共25项)和“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共165项)。这190项赛事活动既有马拉松、自行车等深受群众喜爱、参与度广的运动项目,也有足球、羽毛球、网球、冰球等竞技性强、关注度高的球类运动项目,还有帆船、皮划艇、马术等时尚运动项目,为全省的体育项目爱好者准备了一场体育赛事的饕餮盛宴。希望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广泛宣传、积极报道,让更多群众了解知晓我省的体育赛事,更多地参与到体育赛事中来,真正把赛事的“流量”转化为消费的“留量”和经济的“增量”。
“四沿”体育赛事体系建设,是打造“好运山东”体育品牌具体举措之一。下一步,我们将从3方面着手,逐步推进“四沿”体育赛事体系的完善推广工作。
一是构建“四沿”赛事空间布局。依托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海四条轴线的自然资源优势,整合赛事要素资源,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优化赛事活动举办的空间布局,打造各具特色的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海“四沿”赛事发展轴。循序渐进构建以点带轴、以轴扩面的体育赛事空间格局。
二是分类打造“四沿”体育赛事。沿黄层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依托我省沿黄9市的自然资源,重点打造沿黄河铁人三项、航空运动等项目赛事。沿大运河层面,以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为轴,依托运河两岸环境良好的乡村、林地、湿地、湖泊资源,大力发展运河绿色户外赛事,打造沿大运河自行车、汽车摩托车运动联赛。沿齐长城层面,以齐长城遗址为轴线,串联泰安、济南、淄博、潍坊、青岛必威、日照、临沂等市,推进齐长城区域融合发展,打造沿齐长城定向、越野运动联赛。沿海层面,发挥我省沿海地理优势,推进海洋体育发展,以胶东经济圈体育协同发展联盟为依托,鼓励举办橄榄球、飞盘、帆船(板)等时尚体育类赛事,打造沿海时尚运动、垂钓运动联赛。
三是构筑“四沿”赛事运行机制。科学制订“四沿”赛事工作指南,建立赛事项目库并进行可行性评估,明确年度重点发展项目。坚持多部门协同推进,积极争取宣传、文旅、自然资源、公安、卫健等部门的支持,建立体育赛事综合服务保障机制。建立考核评估体系,制定赛事认证标准,构建赛事评估模型,将评估结果作为资金扶持、激励保障的重要依据。支持赛事运营机构发展,构建赛事策划、品牌包装、市场开发、运营服务、宣传推广一体化的赛事运作体系,以特色化、品牌化为方向,加快培育一批专业水平高、竞争力强的专业体育赛事运营机构,壮大体育赛事市场主体。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体育局聚焦广大群众对运动休闲的新需求、新期待,积极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一是制度保障不断完善。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指引,编制《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专项规划,指导全省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针对各地资源特点,划分“仙境海岸”休闲集群、环城市旅游休憩带、山地休闲度假带等区域,适地规划开发空中、水上、山林、城市等多样化体育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出行需求。2023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推动体育赛事等融入旅游场景,促进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是项目品质持续提升。结合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目的地等旅游主体资源禀赋和游客需求,适地开展冰雪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山地运动等户外运动项目,推动完善体育旅游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丰富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与省体育局共同打造了29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2个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023年,日照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小镇、威海铁人三项赛等9个项目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山东五莲“齐鲁风情5号路”体育旅游线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体育旅游助力赛事经济发展。
三是特色赛事活动精彩纷呈。大力推进“旅游+体育”多业态融合发展路径,以体育赛事为平台,促进体育、餐饮、住宿、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青岛金沙滩啤酒城旅游休闲街区着力打造体育文旅消费目的地,举办了亚洲沙滩藤球锦标赛、全国啦啦操联赛等赛事活动。泰山天颐湖景区举办了环湖健步走、泰山国际山地户外运动赛、全民健身运动会航空模型比赛、山东省赛艇冠军赛等体育赛事活动。黑虎山射击运动小镇举办了“红牛24小时”越野挑战赛、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攀岩项目等赛事活动,极大丰富了游客体验。
下一步,我厅将实施“旅游业态融合重塑行动”,在传统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基础上,增加“健康、运动”等新的要素,既注重开发“旅游+体育”的各种单一形态,更注重扩展“体育旅游+”的多元形态,通过“体育旅游+景区”“体育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等,激活旅游消费“新引擎”,助力赛事经济发展。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把体育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近年来,我省体育产业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022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4239.89亿元,增加值为1566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升至1.79%。
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体育产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主动作为,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赋能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发展体育赛事经济。发挥好体育赛事的“乘数效应”“带动效应”“融合效应”,直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体育装备、健身器材等体育相关产业发展;聚合文旅、商业、科技等资源,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体育消费水平提高,充分展现体育赛事的综合效益。二是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山东是体育制造业大省,共有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8个,位居全国前列。我们积极鼓励体育用品企业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主动开展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在自行车、室内健身器材、渔具等体育用品细分领域已形成集聚优势,推出的瑞豹、英派斯、光威等国产体育潮牌深受运动爱好者好评,目前我省共有20家企业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总数位居全国第一。三是推动扩大健身休闲消费。连续4年举办“山东体育消费季”系列活动,将三人篮球、电子竞技等现代时尚的潮流运动引进商圈和景区,打造多元化的体育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户外运动,我省各级各类户外运动协会和俱乐部超过3600家,可以开展航空、露营、徒步等20多个项目的户外运动;我们编制并发布了全国首个省级户外运动目录,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便捷的运动服务,带动了体育消费水平的有效增长。2022年,全省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2207亿元,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164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6%必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赛事经济、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扩大健身休闲消费等方面,与有关单位继续合作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重点丰富优质户外运动和冰雪运动装备器材的供给与服务,深入实施“户外运动 活力山水”行动计划,打造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助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美好生活。
体育赛事一头连着民生,是增强群众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一头连着经济,是有效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顺应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持续挖掘我省体育赛事潜能,继续推动赛事经济取得更大突破。
一是丰富体育赛事供给。积极引进国际国内高品质赛事,加强与国内外各类职业联合会、协会、知名体育公司合作,力争每年都有国际重大赛事、国内顶级赛事在鲁举办,并争取永久落户我省。大力发展高水平专业赛事,支持举办“三大球”、帆船、马术、棋牌等项目职业联赛,推广普及攀岩、滑板、霹雳舞等新兴运动项目专业性赛事,持续壮大体育消费人群。创新培育自主品牌赛事,支持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创新培育时尚体育、城市体育、海洋体育等赛事活动;建立“好运山东”品牌赛事认证体系,开展“市市有品牌、县县有特色”赛事创建活动,积极培育彰显城市内涵特质的自主赛事品牌。
二是做好“赛事+”文章。做强“赛事+文旅”,联合文旅部门定期发布“跟着赛事去旅行”赛事目录,联动推出一批户外运动休闲旅游线路、户外运动营地和体育旅游目的地,构建“一日比赛、多日驻留,一人参赛、全家旅游”的体育旅游新模式。做大“赛事+商业”,联合商务部门组织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将赛事举办地从体育场馆扩展至具备条件的体育公园、商业中心、步行街等区域,打造一批赛事消费新场景,充分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做深“赛事+乡村振兴”,联合农业农村等部门推动赛事活动向乡村延伸,以“美丽乡村”为主题大力开展“村超”“村BA”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赛事活动;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将体育赛事与农产品展销、特色民宿、乡村旅游等产业串联起来,为乡村振兴增添体育活力必威。
三是优化赛事组织环境。支持赛事运营机构发展,鼓励有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大型国有企业进军体育赛事领域,积极引进、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鼓励引导单项体育协会研制本项目赛事举办的规范标准和办赛指南、参赛指引,提高体育赛事的规范化水平。强化体育赛事评估,建立健全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体系,从专业度、关注度、贡献度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每年发布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系统评估我省体育赛事的发展品质和综合效应。
近年来,济南以体育之名铸城市之美,坚持以赛惠民、以赛兴业、以赛营城,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推动赛事经济发展,努力将体育赛事带来的“流量”转换为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
一是文体旅商一体统筹,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济南市专门成立文体旅商一体化工作专班,对文旅、商贸、体育工作统筹协调、一体谋划。节假日期间,全面开展“嗨玩冰雪季”“跟着赛事狂欢”“潮流体育消费季”活动,将赛事延伸到商圈、景区和社区,与旅游休闲、美食体验、产品展销、户外探险结合起来,在商圈有轮滑、飞盘、电竞等新潮活动;在景区有滑雪、登山、龙舟、越野等赛事;在社区有村超、村BA、健身达人挑战赛等互动性活动。开发济南体育消费场景小程序和精品体育消费热力地图,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服务指引和丰富的体育消费体验。仅五一期间,全市共举办20多项赛事活动,3万多人参与,带动吃、住、行、游、乐、购等各项消费约4500万元,大大提高了济南假日旅游的热度。
二是办好各类体育赛事,培育体育赛事新动能。重点从引进和承办国际国内大型比赛、培育泉城特色自主品牌赛事和举办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三个方面共同发力,提升赛事经济发展活力。目前,济南已举办“泉赋舞庄”国际街舞大赛等国家级以上赛事活动11项,外交官体育系列赛、济南国际马术公开赛、济南国际网球公开赛等近30项国内外大型赛事已洽谈落地,将于下半年陆续举办,2024乒乓球亚洲杯申办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持续培育“泉”在济南赛事品牌,不断扩大济南(泉城)马拉松、济南冬季畅游泉水国际公开赛、明湖龙舟赛等赛事影响力,济南冬季畅游泉水国际公开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泉水中开展的冬泳赛事,济南马拉松总体经济产出效益突破2亿元。创新培育“好运山东·泉城热练”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构建“春夏秋冬”四季体育主题,83项活动目前已吸引30余万人报名。今年以来,济南市陆续举办各级各类赛事1300余项,近450万人参与,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约18亿元,产出效应近50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是积极推动政企协同,增添赛事经济新活力。构建“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社会参与”的赛事经济发展格局,加强与各类市场主体的对接联系,强化赛事资金导入和场地资源配置。据统计,今年赛事项目总投入将超过2亿元,其中引导企业、协会等社会力量赞助支持占比超过80%,参与投入各类赛事活动的市场主体将突破300家。不断加强场地资源配置,引导企业参与投资建设体育场馆、户外运动场地项目22个,总额达70亿元,为助力赛事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硬件保障。
近年来,青岛紧盯体育强市建设目标,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在带动产业发展、激发城市活力等方面的作用,大力培育发展赛事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加强扶持引导,加大赛事招引培育力度。制定高水平职业俱乐部扶持奖励政策,对足球、篮球、羽毛球职业俱乐部进行扶持。目前,青岛拥有2支中超、1支中甲、1支女甲、1支五人制足球俱乐部,1支CBA篮球俱乐部、1支三人篮球俱乐部和1支羽超俱乐部,顶级职业赛事数量随之实现倍增,为赛事经济注入强大活力。以中超联赛为例,观赛人数场均约2万人,30场主场比赛将带动消费超1.5亿元。制定赛事引进扶持奖励措施,对社会力量举办的有重大影响力的全国、国际体育赛事给予扶持和奖励。2024年,青岛将举办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亚洲沙滩藤球锦标赛、“亚帆联杯”青岛国际帆船赛等69项国家级以上体育赛事,这些高端赛事将有力促进体育、商业、旅游等的深度融合,推动赛事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注重品质提升,积极打造本土品牌赛事。连续举办十五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帆船节会,每年吸引1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百支队伍参赛,拉动赛事周边住宿、餐饮、交通等产业消费超亿元。今年帆船周期间将创新举办国际海洋体育大会,进一步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青岛马拉松品质逐年提升,被评为中国田协“金牌赛事”、世界田联“精英标牌赛事”。今年赛事期间,我们推出了“号码布就是通行证”优惠游、“最美青导”深度游马拉松赛道、文旅赛事礼包赠送等活动,一场马拉松就创造了3.49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青岛杯”时尚体育联赛被国家体育总局作为原型,打造成“中国时尚体育节”在全国推广。今年的联赛包括腰旗橄榄球、飞盘、棒垒球、冲浪等9个项目,将吸引来自全国的2000余名选手参赛,预计拉动消费3000余万元。这些品牌赛事正成为青岛发展赛事经济的强力引擎。
三是推动业态创新,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我们会同文旅部门陆续推出“看赛惠游”优惠政策,开展“精品体育旅游赛事”评选,举办“不止比赛,还有山海”体育与文旅互进活动,着力打造赛事与“吃、住、行、游、购、娱”等多要素融合发展新模式。我们开发了“赛事旅图”小程序,为广大市民和体育爱好者提供更多体育消费新场景,让大家更便捷、更深入、更实惠地体验青岛的美景、美宿、美食、美秀,真正实现本地资源“送出去”、外地资源“接进来”,把体育赛事“好平台”、碧海蓝天“好颜值”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好价值”。
记者提问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会后联系省体育局办公室武文杰,联系电线。